精准高效:ISO9001内审条款分配与策划全攻略
时间:2025 / 10 / 27 作者:誉杰 分类:行业资讯 浏览:59次

       到了一年一度的ISO9001内审策划期,你打开电脑,对着标准条款和公司的组织架构图,是不是又开始头疼了?

· “生产、销售、人事、采购...这么多部门,我该怎么分?”

· “4.1到10.3这么多条款,难道每次内审都要像抄书一样,从头到尾过一遍吗?”

· “如果不用,那标准到底是怎么规定的?万一漏审了,外审时会不会出问题?”

       如果你正在被这些问题困扰,那么恭喜你,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。上面这些纠结,恰恰说明了你对内审策划的核心困惑。



核心问题一:每次内审,都必须覆盖所有ISO9001条款吗?

       关于ISO9001内审是否需每次覆盖所有条款,标准本身并未做出强制性要求。关键在于你的内审策划必须确保在一个完整的周期内,能评估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和条款,从而为体系整体的有效性、充分性和适宜性提供可信的结论。




核心问题二:如果不,那我该如何科学地将条款分配到各个部门?
      内审条款分配的核心原则

在将标准条款分配到各个部门进行审核时,核心逻辑是遵循 “过程方法” 和 “风险思维”,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条款和部门的“配对游戏”。
以下表格列出了ISO9001:2015主要章节在典型部门中的审核要点,你可以参考它进行分配:

部门/区域

涉及的核心条款示例

审核关注要点

高层管理者

4.组织环境;5.领导作用;6.策划;9.3管理评审

战略制定、质量方针、目标设定、风险管理、管理评审、资源保障等。

生产/运营部门

8.1运行策划;8.5生产和服务提供;8.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;8.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

工艺规程、作业指导书、设备维护、工作环境、现场管理、产品检验与不合格品处理等。

质量部门

8.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;9.1监视和测量;10.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

检验标准、测量设备管理、质量数据分析、内审实施、纠正措施跟踪等。

研发/技术部门

8.1运行策划;8.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

设计输入与输出、设计评审、验证与确认、设计变更控制等。

人力资源/行政部

7.1.2人员;7.2能力;7.3意识

人员能力确定、培训计划与有效性评估、质量意识宣贯等。

采购/供应链部门

8.4外部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的控制

供应商选择与评价、采购信息、进货验证等。

销售/市场部

8.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;9.1.2顾客满意

合同/订单评审、顾客沟通、顾客满意度信息收集与分析等。

   



核心问题三:如何策划才能既符合标准,又能让内审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?


让内审更高效实用的建议

除了基本原则,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规划和执行内审:

· 1. 采用“滚动式”审核计划
这是应对“不必每次全覆盖”的最佳实践。你可以制定一个年度或三年的滚动审核计划,在计划周期内确保所有条款和过程都至少被审核一次。这样可以将审核资源集中在当前最重要、风险最高的领域。

· 2. 策划内审的“输入”
在制定具体某次内审的计划前,应考虑多种“输入”,以决定本次审核的重点,例如:

· 以往审核的结果(特别是发现的问题)。

· 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、区域的状态和重要性

· 重大的内外部变化,如组织架构调整、市场重大波动、新法规出台等。

· 潜在的客户抱怨或质量问题

· 3. 按部门编制检查表
为了提高审核效率和流畅度,建议按部门而非按条款来编写检查表。这样审核员在一个部门就能完成所有相关问题的审核,避免在不同部门间来回跳跃。当然,要确保在按部门编写的检查表中,覆盖到所有在该部门发生的标准要求。

· 4. 关注问题跟踪与闭环
内审的最终目的是改进。对于审核发现的问题,必须设定整改责任人和期限,并跟踪直至关闭。纠正措施应针对问题的根本原因,而不仅仅是表象。




       在ISO9001内审中,存在一个经典的 “迷思” :很多人以为,内审就是一次“小认证”,必须面面俱到。

       于是,我们常常看到质量同仁们耗费大量精力,编制一份试图覆盖所有部门、所有条款的巨型检查表,结果审核过程走马观花,深层次问题一个没发现。

       今天,我们必须打破这个迷思。 标准的真意并非如此...


联系我们
  • 电话:400-960-6082
  • 手机:+86 18123961350
  • 邮箱:server@yujie.org.cn
  • 微信公众号:深圳誉杰管理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