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审员能审核自己的工作吗?
时间:2024 / 12 / 06 作者:誉杰 分类:行业资讯 浏览:863次

      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内审员的角色和职责。内审员,即内部审核员,主要负责组织内部的管理体系审核工作,确保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。他们通过审核活动,帮助组织识别和改进存在的问题,从而推动组织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。

     在ISO 9001:2008《质量管理体系要求》第8.2.2条有这么一句话:“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”。但是,在ISO 9001:2015版中这句话就已经被删除了,9.2.2c)提到“选择审核员并实施审核,以确保审核过程客观公正”。那么是否可以认定为审核员可以审核自己的工作了?

     内审员并不是不能审核自己所在部门的工作,而是建议不审核自己的工作,以确保客观公正。

     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客观公正呢?如果你是生产主管,然后让你去审核生产车间,能对发现的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吗?相信不能!为什么,因为你会找出一万条理由去抹杀发现的问题。况且,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时间久了,慢慢会形成一种“惯性思维”,只有通过“第三方”,才有可能让问题充分暴露出来。

     因此,实施内部审核时,强烈建议不审核自己的工作。

     以下我们将从审核的公正性、客观性、有效性和独立性来进一步梳理下:

1、审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:审核工作的核心在于其公正性和客观性。如果内审员审核自己的工作,那么很难保证审核结果的公正性,因为自我评估往往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。

2、审核的有效性:审核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。如果内审员审核自己的工作,可能会因为对工作流程和内容的熟悉而忽略一些潜在的问题,从而影响审核的有效性。

3、审核的独立性:审核工作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和部门。如果内审员审核自己的工作,那么这种独立性将受到质疑,从而影响审核的可信度。

      综上所述,为了确保审核的公正性、客观性和有效性,内审员通常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。

联系我们
  • 电话:400-960-6082
  • 手机:+86 18123961350
  • 邮箱:server@yujie.org.cn
  • 微信公众号:深圳誉杰管理咨询